移動聯(lián)通的PK戰(zhàn):到底誰才是真正的4G流量王?觀點
近日廣東聯(lián)通發(fā)布了一款名叫“雙4G流量王”的新產品,并在全省21個地市大力推廣。從全省其他地市的雙4G產品中可以看出,雙4G家族中不乏其他成員:雙4G暢聊王、雙4G長話王、雙4G家園卡、雙4G長途卡、雙4G惠民卡以及雙4G長途卡。盡管名稱都不一樣,但有一款產品在全省的雙4G家族中均有出現(xiàn)——“雙4G流量王”,可謂是煞費苦心,決心捧紅這位剛出道的“新人”。不難看出聯(lián)通未來的市場側重點和戰(zhàn)略布局雛形——流量經營,結合自身國際網絡制式這一殺手锏,一場以網絡、流量經營為主導的棋局儼然已經布好。聯(lián)通有“雙4G流量王”,那邊廂移動有“4G流量王”,電信市場從來不缺乏競爭,哪一款產品能笑到最后呢,賽立信通信研究部和廣大用戶一起做個全方位的對比。
1.歷史淵源、市場定位對比
與其說“雙4G流量王”是一位剛出道的新人,不如說,它是一位經過包裝后重新再進入市場的老產品——“聯(lián)通新勢力”。據(jù)了解,最初的“新勢力”后來演變成“先鋒卡”,經過包裝后又演變成“流量王”,承接3G這個優(yōu)勢,再后來變成“沃流量王”。近日由于聯(lián)通最近拿到了4G牌照,TDD和FDD雙4G通殺,流量王也順理成章升級成為了“雙4G流量王”?;厮莞矗?ldquo;雙4G流量王”的前身就是新勢力卡。它是中國聯(lián)通公司針對15-26歲的青少年群體推出的客戶品牌,也是中國聯(lián)通的第一個客戶品牌。
同樣,移動的“4G流量王”也是經過包裝后再重新進入市場的產品,前身是“動感地帶”,是中國移動通信于2002年3月在針對用戶市場進行科學細分的基礎上,以擴大用戶基數(shù)為目的,正式推出針對年輕群體的客戶品牌“動感地帶(M-ZONE)”。其目標用戶群非常明確,即ARPU值較低,但數(shù)據(jù)業(yè)務比重高,15歲到25歲的年輕一族。不難看出,無論是“雙4G流量王”前身,還是“4G流量王”前身,都有意布局未來的通信市場。兩款產品的目的都有意吸引15—26歲左右的青少年,為日后儲備客戶資源,從年輕一代入手,可以更好的培養(yǎng)客戶對品牌的喜愛和忠誠,也更好的為日后套餐的轉型帶來更多口碑式的宣傳,時效性之強,力度之高,范圍之廣,都比任何形式的廣告投入產出比要來得高效,“得青少年者,得天下”。兩家運營商都有心決力打造一個屬于年輕人的品牌。
2.資費對比
下表對比聯(lián)通的“雙4G流量王”(分9元,和19元兩個檔次)和移動的“4G流量王”(分19元和30元兩個檔次)套餐:
價格一直是我們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問題點之一,剔除閑時流量這個可有可無的雞肋來說,兩款都是以流量為主打的產品,流量資費自然而然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指標之一。從資費列表中可以看出,15元的聯(lián)通“雙4G”套餐和36元的移動“流量王”套餐流量同為500M;而25元的聯(lián)通“雙4G”套餐更為1G流量,不過25元的“流量王”套餐卻只有羞澀的300M流量,資費還是需要對著看。流量價格方面還是聯(lián)通的略勝一籌。再往深發(fā)掘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聯(lián)通使用的網絡制式從3G時代開始就比移動要領先,一直沿用國際主流技術,可謂是他的王牌,所以,同樣的500M,聯(lián)通用戶的上網速率也優(yōu)勝于移動用戶。這樣就會產生一個錯覺,移動用戶的流量比較耐用,再多的流量也只不過是一種裝飾,沒有實用性,而聯(lián)通可以繼續(xù)發(fā)展他的安心流量包,從而產生更多的增值業(yè)務。畢竟通話才是我們溝通的本質,移動的本地主叫是0.17元/分鐘,比聯(lián)通的要貴0.02元/分鐘,而且僅局限于本地通話,如果放眼全省,甚至全國的話,比聯(lián)通又要貴0.1元/分鐘。誠然,移動的資費一直處于國內運營商當中比較“領先”的地位,與他們龐大的建站投資規(guī)模密不可分,用良好的覆蓋,去招攬和培養(yǎng)一批又一批屬于他們的忠實客戶群體,無論他的定價如何不合理,消費者們也只能逆來順受了。
3.技術及終端對比
“雙4G流量王” 顧名思義,兼容兩種4G格式,不論是TD-LTE,還是FDD-LTE,從3G的WCDMA到現(xiàn)在的FDD,聯(lián)通一直沿用國際主流技術,實現(xiàn)網絡無縫接軌。所以市面上一般新推出的手機終端都支持這款“雙4G流量王”,運營商也不用過多的去用補貼宣傳自己的制式,降低宣傳和運營成本。反觀移動,因為走自主研發(fā)路線,特有的網絡制式,導致走上了一條特有的發(fā)展道路,由于終端和網絡制式的不接軌,從而使移動自己的特有的終端才能享受自家特有的網絡,如果不在這條件范圍內的用戶群,就一直享受不了4G的網速,存在因享受不到相關速率而流失用戶人群的風險,導致移動要宣傳甚至定制屬于自己的終端。當然,這個耕作于中國的龐大運營商,是眾多商家眼中的一塊大蛋糕,就連蘋果也主動向它拋出橄欖枝,尋求合作。其實早在蘋果之前,三星也一直和移動合作,兩大手機巨頭也紛紛和移動聯(lián)手,加之日后全網通手機的面世,移動終端這塊短板,有可能慢慢被縮小。
單從資費和網絡質量上看,“雙4G”還是比“4G流量王”要優(yōu)勝一些,不過無論“雙4G流量王”還是“4G流量王”都是運營商的市場化、大眾化道路上的一個縮影。隨著一波又一波的互聯(lián)網浪潮,未來的語音功能可能被弱化,流量經營成為了一個戰(zhàn)略性的課題,需要我們進行深度的調查研究。流量能否代替語音?免費WiFi對流量又有多少沖擊?流量能否不清零?剩余的流量能否兌換成現(xiàn)金……作為廣大消費者的一員,我們需要的不是什么“雙4G流量王” 和“4G流量王”這些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資費卡,而是能夠實實在在帶給我們省錢、省心的流量服務。流量王之間的對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。
1.砍柴網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砍柴網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砍柴網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