懶人科技,是福是禍?自媒體
前不久,日本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奇葩自助洗澡機,可以提供多種服務,比如涂沐浴露、汗蒸、聲音SPA,洗完澡之后,還會根據需求涂潤膚露,不知道,它是否會幫助摳腳大漢們解決怪癖問題。在整個自助洗澡的過程中,用戶只需要乖乖地躺著即可,據說沒心沒肺的人甚至能上一覺,是的,沒心沒肺的人睡眠質量都好。從展覽中的圖片來看,這款自動洗澡機占地面積較大,之于中國工薪階層的壓力較大,而且耗電量非常驚人,普及難度非常大,或許,日本這種奇葩玩意兒,只能適用于上流社會,或者一些特殊領域,比如敬老院、殘疾人陪護地等等,要知道,現(xiàn)在的兒女已經沒什么勇氣去給父母們洗澡了。
其實,日本這款自助洗澡機本來沒有什么討論的空間,但它所代表的“懶人”科技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,特別是現(xiàn)代社會,科技含量處于過飽和狀態(tài),我們更應該好好反思,如何平衡科技與生命活動本身。
事實上,在馬克思關于人類最高級社會—共產主義社會的構想中,人類的第一需求也是勞動,以保持生命力,畢竟,最先失去健康的總是懶漢們?;仡櫼幌氯祟惪萍及l(fā)展史,基本上就是一部懶人欲望的膨脹史,比如懶漢說:我懶得走路,于是汽車出現(xiàn)了;懶漢說:我背不下五筆字根,于是Sogou拼音出現(xiàn)了;懶漢說:我覺得按鍵手機太累,拇指都脫皮了,于是以Retain為首的觸摸屏出現(xiàn)了…懶漢說出了一個又一個的“太累了”,而科技界總能不斷迎合,乍看上去,總有種“懶漢推動科技發(fā)展”的味道,但真正的事實是,懶漢無法推動科技發(fā)展,他們只是很懶,壓根不會解決問題,有些深層次的“懶”,自己甚至意識不到,還是要靠勤快人幫著發(fā)現(xiàn),比如最早的時候,懶漢們壓根不會覺得“手機按鍵”有什么不妥,只是在iPhone出現(xiàn)以后,他們就再也懶得去用按鍵手機了。科技VS懶漢,更要命的地方在于,懶漢享受著科技的便利,同時也退化著自己,直到遭遇淘汰。
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過的懶人科技
人類歷史上曾誕生了琳瑯滿目的懶人科技,不斷遷就著人性的弱點,有汽車、火車、飛機這種大型地、顛覆式發(fā)明,也有一些非??犰诺男⌒蛣?chuàng)意,甚至還誕生了不錯的服務,事實上,整個第三產業(yè)的市場就是來源于“懶人不想做的事情”。這些創(chuàng)意在改變人類生活的同時,也改變了懶漢的定義,在擁有了大量的新鮮玩意之后,他們的境界正大有提高,事實上,懶已經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貶義詞,在一定程度上,代表著高逼格。
科技的發(fā)展,正把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,顯然,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兒,比如無人機和現(xiàn)代機械的出現(xiàn),讓農民徹底告別了“汗滴禾下土”的辛苦,無人機只要來回飛兩圈,就省去了老農背著藥筒一下午的忙碌;而聯(lián)合收割機的出現(xiàn),不但解放了人類,也解放了牛類和騾子;流水線安裝了機械手臂,毫無怨言地完成了重復、單調、無趣的工作,之前的制造業(yè)員工只需要死死盯住機械手臂,確保其正常工作即可。上述科技的出現(xiàn),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人科技,它們只是幫助人類克服了巨大的困難,還沒有到迎合“人性弱點”的程度,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懶人科技,基本上已經取代了人類最基本的生命活動,不妨和筆者一起回顧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懶人科技:
人類之于家務的痛恨,僅次于法西斯,男人借口賺錢,沒時間,往往溜之大吉,女人則常以此自詡偉大,夫妻雙方則經常挑起紛爭,這個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卻因懶人科技之家務機器人的出現(xiàn)而得到極大緩解,比如iRobot自動清掃機器人,最大可支持150㎡的面積,連續(xù)清掃120分鐘,有電量、無抱怨,且能自動充電;洗碗機也是懶漢們的最愛,目前市面上最高級的產品,不但能快速去除殘羹冷炙,還能與供水系統(tǒng)連接,隨時控制水的溫度,最高可達70℃,能有效殺死細菌,性能堪比消毒柜;至于,全自動洗衣機、烘干機、榨汁機、咖啡機之類的設備已然是非常成熟的產品,不再贅述;家務之外,人類同樣討厭單調、枯燥和重復,比如流水線組裝、抄錄信息以及做大量的練習題,如前文所述,機械手臂早就被擺到了流水線上,他們幫助員工粘泡棉、貼label或者擰緊螺絲等等,這些都有效克服了員工因“重服工作”產生的厭倦感,而之于抄錄信息,最簡單的發(fā)明就是手機上1300萬像的攝像頭,只要隨手拍一下就能省去大量的抄寫時間,像二維碼+掃一掃這種信息傳遞發(fā)明,簡直就是懶人的福音。
懶人科技最高境界莫過于之于人類基本活動本身的替代,比如前文提到的自動洗澡機,這基本上屬于對人類生命的褻瀆,一個健全的自然人如果連“洗澡”這種事兒都要交給Robot,真是快報廢的節(jié)奏;另外,還有什么自動牙刷、自動晨跑機,天啊,照這種趨勢下去,人類會不會把吃飯、睡覺、生孩子的事兒也都交給機器呢?
懶人科技/商業(yè),是福是禍?
一項能有效減輕人類loading的科技總會受到社會的歡迎,在短時間內,如同瘟疫一般肆意地傳播開來,而且放縱人類懶惰的又豈止是科技呢?
事實上,任何商業(yè)、制度和文化都有可能無限制放大惰性,比如現(xiàn)在的女人找對象,總想嫁給富二代,把自己的人生一蹴而就;自詡聰明的人常常會尋找人生捷徑,比如奢望用股票來實現(xiàn)財務自由,于是2015年上半年中國出現(xiàn)了全民炒股的盛況,這些最本質的因素在于大家懶,女人嫁人之后,懶得去奮斗;同樣,散戶們也不太想在實業(yè)中苦逼地掙扎,只是這樣的“懶人思維“少有成功者,筆者常聽說,嫁入豪門者整日以淚洗面,每天坐在寶馬車里哭,而散戶們在6月份股災中,統(tǒng)一讓人割了韭菜,干干凈凈地。
話題回到懶人科技之于人類的影響,邏輯大致同懶人商業(yè)、懶人制度相仿。自然,我們歡迎能夠解放人類的科技,比如無人機、起重機、機械手臂等等,但同樣,我們也要嘗試著拒絕一些取代人類基本生命活動的科技,比如開篇提到的自動洗澡機,人真得不能再懶到讓機器洗澡了,事實上,自然人始終要用適當?shù)貏谧?、思考等基本活動來維系生命。過度的依賴懶人科技或者電子產品,勢必會大幅度降低體力活動水平,當我們習慣于出門就上車的時候,雙腿的力量肯定不如那些每天步行的人,如果再進一步開發(fā)出無人駕駛,我們的注意力、集中能力或者異常反應能力,也會極大的退化;更何況,越來越多的科技奪走了許多美好的快樂,比如寫一首漂亮書法的快樂,比如收到遠方戀人來信的幸福感;如果廚房機器人成型且能批量生產,或許我們未來僅能吃到標準的套餐,自然,也不會有《食神》、《舌尖上的中國》這樣優(yōu)秀的文藝節(jié)目了。
懶人科技,是福是禍,就看人類的癡迷程度了!最后送給大家一段來自叔本華的忠告:人類最大的愚蠢,就是為了諸如金錢、聲名、晉職以及之于科技的迷戀而獻出了自己的健康,我們更應該把健康第一位。(科技新發(fā)現(xiàn) 康斯坦丁/文)
本文如需轉載,請聯(lián)系QQ:102927545 ,并注明出處
科技新發(fā)現(xiàn)官方微信公眾號:kejxfx
1.砍柴網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砍柴網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砍柴網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