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屆虛擬幣泡沫如何結束新金融

獵云注:現階段市面上流通著多種虛擬貨幣,而國家對虛擬貨幣的管控日益加強。去年 9 月份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曾被央行 " 一刀切 " 要求關停,比特幣也因此暴跌。當下民眾應理性看待瘋狂發(fā)展的虛擬幣,正確理解虛擬幣泡沫現象。文章來源:肖小跑。原文如下:
在您關掉頁面前,請先搞清楚一件事:
" 虛擬幣 " 這件事,同時在兩個世界中存在。一個世界中,它是投資、投機和市場情緒腳下的球;另一個世界中,它試圖為人類尋找革命性解決方案。如果您分不清楚這倆世界,或想把意識形態(tài)穿越到情緒中,那就點擊關閉吧。
說實話,我挺喜歡比特幣(和其他幾個虛擬幣)。
因為它的存在,央行銀行和交易所不再自我感覺良好。比特幣技術每改進一點,知道的人每多一個,胖子們的小心臟就撼動一下,終于開始明白:什么叫羊毛出在豬身上,為什么打敗康師傅的是餓了么。它也讓您看到,在制造了滿地不正常經濟體,已達極限的貨幣政策之外,還有另一種可能。
還有那幾位同學,跟著中本聰老師的腳步,這么多年還沒放棄。從 " 人民創(chuàng)造人民的幣 ",到代替 SWIFT;有的完全沒可能,有的尚存一二絲希望,歷史上哪個先行者不悲劇?很多被您視同空氣和水的東西,也是靠 " 膨脹 - 爆炸 - 幸存 " 才普及至今。比如互聯(lián)網。
(請注意,認為 " 比特幣是垃圾,背后區(qū)塊鏈才是真命天子 " 的各位老師,都沒認真做功課?,F在銀行企業(yè)大力發(fā)展的 " 區(qū)塊鏈 ",不過是改進版的分布式數據庫,不能算 " 革命性 "(在這篇文章里討論過),比特幣的 " 公鏈 " 理念才可能是。不過這個理念天生招人恨,另找時間再討論)。
然而,上述一切,跟價格只有半毛錢關系。它在金融市場上的表現,完全是另一個存在。
我剛接觸比特幣時,也好奇又激動。后來讀的越多,越發(fā)現自己進了一個單行道,不能掉頭:科技限制了我的想象力,根本想象不出比特幣不顛覆世界的樣子。因為聲音全部來自那個世界。
而我所在的世界,是個跟技術和情懷隔離的地方。這里沒有 " 革命、顛覆、騙子和旁氏 ",只有 " 投資、投機、價差、套利和市場情緒 "。這里的玩家并不想為人類操心,只關心誰會拿著錢來買手上的頭寸,以及如何揣測對方的報價。
您見過 Vitalik 上 " 談股論金 " 節(jié)目討論以太幣的目標價格嗎?沒有吧。
當年,這位同學以白菜價賣掉手上全部以太幣,為以太坊基金會籌款的行為,在我的世界里叫腦殘,在他的世界里叫情懷。他在我的世界里不能存活,因為他的主業(yè)不是賺錢,而是試圖改變世界。
我倆的世界之間,隔著幾件事實:
虛擬幣技術還在幼稚園,是事實;Paypal 每天處理 3000 多萬筆交易,比特幣還不到 30 萬,這也是事實;各國政府從沒放棄做自己的虛擬幣,同等設定下,中心化一定更快,這還是事實。
從東土大唐到西方極樂,比特幣還要挑著擔兒牽著馬兒走很久,九九八十一難第一難還沒過。萬眾矚目的眼球在珠穆朗瑪峰頂,真正的技術還沒爬到半山腰,而且很可能永遠到不了。
比特幣也不可能替代法幣,至少在能替代現行政治制度的底層設計出現之前(原因在這里討論過)。
在我和我下 N 代的可見未來,這個世界的系統(tǒng)不僅沒壞,還運行良好。除了能支撐起當今世界經濟體量,比特幣還得有本事變出銀行創(chuàng)造的信用擴張。在沒有信用創(chuàng)造的世界,您就不能羨慕美國老太太;還要做好扛著二師兄翻山越嶺換大米的準備。
兩個世界的反差,如您所知,就叫泡沫。
在我的世界里琢磨這屆泡沫如何結束并不難,因為可參考的案例太多了,而且每次都一樣。
除了那幾個載入史冊的經典泡,還有五年一小七年一大的金融危機,和丁年庚月這等異端天象。總有一款姿勢收割您。
當年刺破郁金香泡的到底是哪根針,至今沒有定論。也許是阿姆斯特丹小酒館里被炒得熱火朝天的期貨到期了;也許有人發(fā)現原來球莖種到地里,就不能轉手了;也許是被人誤做成了小炒肉,才發(fā)現跟洋蔥沒毛不同。
同樣道理,這屆虛擬泡的點燃方式也有無限可能:
也許是比特幣期貨的出現
但現在看來并沒有發(fā)生。
如果市場上只有腦殘粉,價格當然只能一路向前。直到 " 正常 " 投資者有了做空的工具。
CBOT 和 CME 期貨如期上市,說好的 " 高智商對沖基金大舉做空比特幣騙局 " 的劇情并沒發(fā)生。但這不能代表任何事情,只能證明在這個市場上,沒有天然的 seller:這是基本常識。您每賣一個期貨合約,就給自己背了一個無限連帶責任(unbounded liability),這在我的世界里,就是貼錢向觀眾表演全裸行為藝術(期權就不一樣了,它有天然的賣家。具體請復習 covered calls 和 synthetic puts)。
所以期貨這件事,并不是給做空提供了便利。正相反,是給大搖大擺進賭場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。
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情:最底層的比特幣,是沒監(jiān)管的野生物種;但架在上面的比特幣期貨,甚至將來比特幣期貨上的比特幣 ETF,都是在傳統(tǒng)交易所里受監(jiān)管的 " 正規(guī) " 金融資產。
翻譯成 " 正常 " 機構投資者的語言,就是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放在表上啦。
既到手了眼紅許久的比特幣頭寸,免了熱錢包冷錢包的麻煩,解決了托管問題,規(guī)避了對手風險和交割風險,能用美元結算,還對沖了主權風險。巴三喜不喜歡?風控驚不驚喜?意不意外?
于是整件事情變成了 " 反向供給(concave supply)":天然賣家的數量越來越少,要價越來越高。直到:
" 融資融幣 " 的出現。
有了比特幣借貸市場,就有了利率,就有了利率曲線:到此為止,它才開始有點貨幣的影子,有了影子銀行的 " 信用創(chuàng)造 " 功能。
也給了監(jiān)管領導舉紅牌的直接動力。
也許是比特幣 ETF 的出現
到現在為止,虛擬幣這件事依然小眾,我媽和鄰居劉大媽仍然只是看熱鬧。在我的世界里,這只說明一件事:大部隊還沒到,還有血可以輸。
整個虛擬幣市值 3000 億美金,跟當年互聯(lián)網泡沫 Nasdaq 的 6 萬億比起來,不值一提。當年網泡爆在美國市場,而這屆虛擬幣是全球效應:六成交易量由日韓人民貢獻。
期貨,只是給有錢人開了門。ETF 的出現,才是真正飛進尋常百姓家,讓我媽和鄰居劉大媽有了進場的機會。
ETF 不是自古就有,但羊群效卻是人類天性。ETF 更以散戶為中心,讓踩踏更便捷:比期貨便捷,比指數便捷,比買看空期權容易,甚至比我媽和鄰居劉大媽在淘寶買襪子更容易。是散戶追漲殺跌の必備利器。
不管將來比特幣 ETF 會以哪種資產做底層:實物,期貨,還是兩個混合。從倆期貨通關之高效看來,六個月內出現并不是夢。
游戲生存第一要義:血量就是生命值。當剩余的血被抽干,又沒有隊友當肉盾,您被 GG 的時間線就縮短了。
也許是各國政府聯(lián)合絞殺
什么是主權貨幣?
有法律保障的?有國家機器保護的?有國家信用支撐的?有國家領導人做形象代言的?
都不是。答案是能用來收稅的。
如果主權幣被比特幣代替,那一毛錢都收不到。反過來,把法幣數字化,一毛錢也跑不掉。
關閉法幣兌換通道(交易所),就能把虛擬幣跟真實世界切斷。不用做絕,只要把能大規(guī)模兌換的門關上即可。我們的門已經關死,就看日本和美國。
還有其他花式爆破:比如全球大規(guī)模交易所被黑,比如 ICO 圍殲,比如礦區(qū)跳閘斷電。
或者根本不需要原因。
在超高波動下,因果規(guī)律不適用。波普爾老師有 " 可證偽 ":世界上并沒有干凈直接的因果關系,只有復雜的、未知的、偶然的、和無原因的演變。黑天鵝不用多,推翻邏輯,一只就夠。與其找 " 原因 ",不如靜觀其 " 變 "。
換句話說,如果場上不知往哪兒踢,就往對方門兒里踢。這是施拉普納老師當年傳授給我國足的。
雖然點燃方式有無限可能,但導火索只有一根:錢流轉向。
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錢涌去的地方煽風點火,錢流出的地方釜底抽薪:這就是能在岸上東臨碣石觀滄海,看泡起泡破不濕鞋的基本功。
Paul T. Jones 老師早有分教:這個世界就是幅資本《萬壑爭流圖》(The whole world is simply nothing more than a flow chart for capital)。生存的基本要義,是對錢流的變化,要比鯊魚見血還敏感。不管下面是股票,金銀,球莖,還是一串數字。
這是叢林求生記。
這個世界的王者經過無數 KO,吊打,引爆,GG,換來的生存法則。能在電視上隨便告訴您嗎?
本文來自獵云網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lieyunwang.com/archives/401334
來源:ZAKER 作者:獵云網
1.砍柴網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砍柴網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砍柴網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